到执棋者的安全问题。就像统领大军作战的统帅,岂能轻易范险?
击杀统帅,直捣中枢,也是反抗力量以最小代价结束博弈的捷径。
历史上的杨广以桃李子的谶语诛杀了李氏核心支脉的李浑和李敏,不能说他杀错了,若是这两人没出事,恐怕就轮不到李渊上位了。一个群体性的力量,杀一两个领头者毫无意义。
他们还会迅速推出另一批领头者出来,杨广能杀第一秕,可他却没有机会杀第二批。
试想,若是杨广没有出事,在南下之前及时把李渊,乃至李渊一家老小全都除掉,能改变关陇贵族职其而代之的意图吗?
谁都知道不可能,没有了李渊,还会有其它人的,只要关陇集团在,就能推出无数个李渊。而他们,最深深的藏在水面之下,连看都看不到,如何能够解决。
是以,在这场极为复杂和艰难战争的过程中,李言要准备无数颗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以应对对方的底牌。同时保护自己的安全,维持从头到尾的持续指挥。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藏的越深,就越安全,要比关陇贵族们,藏的还要深,要永远比他们多一张底牌,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几乎可以说,执棋者对自己身份的保护,就是赢得这场博弈的关键因素了。
当然了,李言觉得,这个道理连自己都清楚,从乱世中杀出来的英主李世民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只是他没办法,无人可用,只能自己亲自下场。
关键在于,历来改革主力的模式,本身就是由两部份构成,一部份在后面支持,另一部份在前面冲锋陷阵,如秦孝公商鞅变法一样,分工明确,才有成功的可能。
这场战役,李世民一直都是孤军奋战,若是做为靠山后盾,他前面没有冲锋的改革派主力;而他要做为前锋,后面又没有足以支持他保护他的强大势力,以致于独木难支。
同样的,这也是自己即将面临的局面。
李言想到这里,心里闪过一丝决然,若是自己以强大的草原骑兵军团,这个天下最强有力的暴力机器为棋子,就可以放手施为了,可操作的空间也就大多了。
归根结底,世家所掌握的众多权力的核心,还是军权,枪杆子里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