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西域。”
“皇上把吴王府的李恪家眷全都下狱问罪,杨妃娘娘在承庆殿跪了三天三夜,这才求得皇上的原谅,暂时把吴王家人软禁在府中。这又是出了哪趟子事儿?”
他们最怕出乱子,一出事儿,就要拿钱,户部哪有钱啊?
仅有的一点儿压箱底的钱,还要优先保障他们的薪奉,还有过年的年份。若是朝庭真的吃紧,他们这近水楼台的官员,也要勒紧裤腰带,过个穷年了。
另一名吏部的郎中小心的看了看人群中的一些紫袍官员道:“大唐东边和南边都是大海,西边又是诸侯国的领地,若是出了事,首当其充的是他们。”
“你看那些世家功臣们也是一脸的诧异,估计是北边出事了,难道是右贤王南下了?”
一名御史台的绯袍官员接口道:“应该不是,右贤王遇刺,生死不知,听说都一个月没露面了,横岭大战也没现身。他现在稳住局面都费劲,哪有精力来侵犯大唐?”
“会不会是右贤王失势,下面的一些小部族势力失去约束,这才南下打草谷的?”
俗话说的好,不会看得瞧热闹,会看得看问道。还是兵部的一名侍郎眼尖,眼神紧盯着,透过禁卫军身形摆动的缝隙,一眼就看到了被抬军卒脑袋后面摇晃的三根小旗色。
脸色一变,捋须的手一紧,急忙道:“三信信使,必然是边疆遭遇了大规模的敌人南侵,而且还失掉了一些城池。看来敌人来势不小,不是右贤王南下丰州,就是东部草原部族侵犯辽州。”
“不行,我得赶快去弘文殿打听打听,说不定一会儿皇上就要招集议事。”
果然,随着兵部侍郎往回跑,不少六部尚书和左右丞,左右司郎中,都不去宫外的署衙了。而是回到太极殿东侧的弘文殿打探情况,应对即将到来的皇帝问询。
原本浩浩荡荡散朝的官员们分成两波,一波回转,另一波够不上的,只好揣着心事,出了宫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