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广也是一个志比天高,聪明绝顶的人,可惜太过自负,刚愎自用,不听臣言,以致忠臣死,直臣弃,奸臣害。最后身死国灭,子孙不能保全,祖宗不得血食。
当今陛下事事不争强,处处不好胜,一副安乐公的逍遥姿态,谁说话都认同,谁的意见也都听,看似毫无主见,却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大智慧。
他耳根子也软,听到不同的意见,也会随意更改看法。每当有两个不同的意见时,皇帝就不会轻易拿主意,而是把中枢的五六位重臣们都招来,让大家尽情的讨论。
不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案,决不轻易实行。
对皇帝来说,你们尽情的撕比,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都行,他都不管,反正皇帝只要一个能执行的方略出来。事情你们都知晓,决策的过程你们也都参予,最后的结果也是你们共同商议出来的。
真捅了大漏子你们自己担,和皇帝无关。
往往经过了众人共同的商议之后,多数的决策都是极为正确的,殊少出现差次。
就是出现差次,他们也不会承认的。
和袁绍那等听风就是雨,不经过充份求征意见,马上就下令随意变更的方式完全不同。
不争,无为,就不会一意孤行,也就不会犯错,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会被人暗中算计,也就能保全自身。皇帝不频繁更换,社稷就不会发生大的动荡。
就是真遇到大的灾祸,臣子们也会不离不弃的守卫皇帝,因为导致危局的原因并不在皇帝。
若是天可汗能明白这一点儿,事事不执着,不亲自出马。针对世大家族的时候,让臣子们出头,自己做一个好人,留些余地。关键时刻,还能有‘诛曹错’的机会。
岑文本轻叹一声,对这样一个嬉笑怒骂,似乎有些游戏人生的年轻帝王,一点儿也不敢轻忽,甚至比对李世民的时候更加小心谨慎,也更加恭敬。
至少李世民也不敢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送出国门,自由的飞翔。
同样是对待威胁皇位的竞争对手,李世民屠兄弑弟,留下千载臭名,永远也洗不清。李承乾却轻轻一送,李恪会以叛臣之名,永远的消失在长安城。
即消除了隐患,又不影响到皇帝的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