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被选为储君太子,未来继承大唐帝国,更是所有人求之不得的天命!”
说到这里,李言话锋一转:“可这些,并不是靠你自己努力得来的,而是你的出身和朕带给你的。你品性敦厚,仁义善良,不应该把这些看得太重。”“对此要抱着一种淡然的态度,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切顺其自然。”
李言微微一笑:“若是朕没有料错,今天应该是你母后,或者你外祖父,要么就是你身边的那些人,劝你来的。他们让你来朕边尽孝,讨朕的欢心,以巩固太子的地位,是不是?”
“呃”
李象没想到父皇如此英明,一下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图,还能推出母后的态度。
于是红着脸起身,跪伏于地说道:“父皇明见,是母后说父皇每日批阅折奏到深夜,儿臣却在东宫睡觉,实在有违人子孝道,这才让儿臣来陪伴父皇。”
“并学习一些理政的经验,为父皇分忧。”
“不过,儿臣也想和父皇多相处,才会主动前来的,父皇若要责怪,就惩罚儿臣,不要为了恼了母后。”
李言把李象扶起,说道:“你母后一番良苦用心,朕怎么会怪她呢?当初你母后怀上你只有三个月,朕就离开长安了。这一去十六年,朕也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都是靠你母后把你拉扯大的,朕怎么有资格去责怪她?”
“不,母后和儿臣都没有怪过父皇。”
李象断然道:“儿臣知道,当时大唐立国不久,内忧外患频发,突厥连年入侵,皇爷爷更是亲临渭水与颉利对恃。父皇做为太子,为父分忧,为国尽忠,九岁就去罗艺军中为质。”
“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大唐争取了破敌的良机。”
“后来更是才十多岁就出使草原,为我大唐争取分化瓦解突厥的机会,拉笼住了突利、契必何力和夷男等势力,为后来定襄大破突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皇更是因此被卷入战场,受到疮伤,十六年漂泊在外,不能回京。在此家国大义面前,若儿臣再纠缠于家中小节,那才不配做大唐的皇子皇孙,更不配做父皇的儿子。”
见李象一幅激动钦佩的模样,李言心里有些惭愧。不过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