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御书房论政三
李言一开始就说到,今日的话题,不涉人事权及军队,潜在含意就是,不涉世族问题。
即然这样,众臣觉得不防先听听,于是纷纷起身拱手请示道:“吾等还请皇上教诲”
“刚刚萧大人也说了,想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点,开源和节流。”
情势发展到现在,李言已经完全把握住了主动权,神态轻松的说道:“现在我大唐的支出,已经超过收入两千万贯,这叫什么,叫赤字。赤字越大,国家就越危险。”
“这个情况,必须要解决。”
“长孙大人,依大唐现在的情况,开源和节流,我们两方同时入手,能做到多大程度?”
长孙无忌顿时一脸的为难,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贞观五年到十年时候,那是因为太上皇打完突厥,修身养息,恢复民力,这才慢慢达到正常状态,可后来”
“大唐虽然没有对外大规模用兵,可也收了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地,这些地方新降,不但没有税收,朝庭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财力用以迁徙民众,发展民生。”
“随后又对南方用兵,收了中南半岛的几个小国,确确实实是了不少钱粮。到现在,那里能做到收支平衡,不用朝庭拨款,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哼’
听到这里,李言神情再度一凝,心里冷哼一声,东南半岛可是亚州粮仓。那里靠近南海,北方的喜马拉雅挡住了北方冷气侯南下,印度洋的暖流不断的流过,雨水充足,四季如春。
仅此一地每年产的粮食,就能供养整个大唐。
可现在在长孙无忌的嘴里,竟然才勉强做到收支平衡,这其中的猫腻想可而知。自己是为了替大唐百姓减少负担,增加国家可用财力,才怂涌李世民去拿下此地的。
却不是为了替那些世家大族寻找一个钱袋子的。
一想到堪比江南的一块肥肉落到了世族手中,李言心中升起熊熊怒火,眼神十分阴郁
不过,这是个大问题,不适合现在拿出来争论,以免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谋划。
想到这里,李言松开了衣袖中的拳头,深吸了一口气,压住了心里的不平,继续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