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这图怎么看的,你也知道了,这些数据,不知道朕有没有弄错?”“皇上,臣在中书省多年,贞观时期的开支情况,臣都了若指掌。武德时期的,臣也查过资料,虽然没那么精确,但大体不差。”马周连忙起身回道。
长孙无忌和萧禹都是默然,他们就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对这些数据自然心中有数。
李言点了点头,神色严肃的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最核心的重臣,这其中的收支数据,我想各位心中都有数。若是按前前隋的示意图,我大唐如今,当处在哪个阶段?”
这一句话问出,几位臣子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得意洋洋,反而都有些沮丧的低下了头。
见众人高昂的气势不在,李言曲起两指,毫不犹豫的敲了敲御案,严肃的说道:“若是朕判断没错的话,现在的大唐,应该和隋炀帝大业四年五年的时候相似。”
“也就是说,我们大唐已经过了鼎盛时期,正在走下坡路。”
“当然,朕若像杨广那样折腾,大唐也同样会重复前隋的老路;即便朕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守成之君,不打仗,不修大工程。那么,这个衰落的过程可能会延续。”
“变得缓慢,可能五十年,也可能一百年,最后依然会重复这个过程,对吗?”
李言一席话,说的几人大汗淋漓,他们很想反驳。
若是之前,李言这么说,他们自然可以引经据典的驳斥回去。毕竟,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可经过李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用国库的收支,剖析了前隋的兴亡。
他们发现,面对这种铁一般的事实,竟然无言以对。因为数据做不了假,这个图形也有前隋做参考,一时也找不到理由推翻。
长孙无忌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虽然臣等也想大唐能千秋万世,可兴衰荣辱本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谁也无法左右。”
“长孙大人说的不错,不过,有的只活了十多岁就夭折了,有的人却能活到八九十,这能一样吗?”
李言对长孙无忌的敷衍很是不满,断然道:“隋朝三十八年,大秦更是只有十四年国运。可两汉加起来,却有四百年,之前的周朝,更是有八百年国运。”
“天下没有不亡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