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局势,一边斟酌刚刚的手段是否合适?
李世民给自己留了一批臣子,第一梯队扛大梁的,就只有房玄龄、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三人,另外的萧禹、岑文本、刘泊、马周、褚遂良、杜正伦和于志宁等人。
要么能力不足以独当一面,要么就是资历不够,压不住阵,还需成长。
房玄龄年事已高,老迈腐朽,本来就是个过渡性的人物。经过今日的朝堂争锋,这老狐狸怕难以善终,半真半假的,借着身体不好和颜面受损,遁了出去。
自己就剩下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了。自己恩威并重,对长孙无忌施恩,对侯君集施威,勉强把这一文一武给暂时稳了下来。
长孙无忌是自己的舅舅,虽然权欲心颇重,却不怎么聪明。
今天世族给自己下马威,其他官员们也乐得坐壁上观,无非就是盯上了自己手中的权力。
这权力即是莫大的利益,又是遭灾引难的祸端。
世族官员们无论是提出废黜财产均分律令,还是高阳红杏出墙之事,主要都是冲着房玄龄去的,财产均分律令是房玄龄提出来的,高阳更是房玄龄的儿媳妇。
这两次重击,无疑打跨了房玄龄,搬倒了自己面前最坚硬,也是最牢靠的一堵墙。
房玄龄一垮,就剩下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了。
他们对长孙无忌是拉拢,那对侯君集肯定就是打击了。所以,自己在他们出手之前,出手震摄侯君集,让他别太得意忘形,把尾巴收一收,小心一些。
再加上他躲在武将那一边,暂时危险不大了。
原本李言是打算把长孙无忌扶正,然后让岑文本任右仆射,制约长孙无忌。
可他们出手太快了,房玄龄也撤得太快了。
岑文本才刚刚升任中书令,椅子还没坐热,再调入尚书省,那防备长孙无忌的意图就太明显了。显得自己这个帝王,手腕太过粗浅,也不够自信。
而岑文本若是升得太快,反而会恃宠而骄,也会小瞧自己,觉得自己没他不行,这就适得其反了!
即然压不住,那就索性放开手脚。
把整个尚书省都给长孙无忌,原先这些权力在自己手中,世族只会支持长孙无忌来针对自己。在这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