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他疯了,也除非李言疯了,最后朝中世家大族们都疯了,否则就决不会轻启战端。
在大唐所有人的眼中,倭地不足为虑,可北方突厥却不能不重视,右贤王更是个关键核心。
大家一直派人刺杀右贤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开战吗?
右贤王一被刺杀,草原群龙无首,诸侯并起,各自为战,大唐只需挑拨离间,锄强扶弱,自然会最大的消弱突厥。等到突厥元气大伤的时候,大唐从西域、关中、辽东三路大军齐出,自能轻易平定。
这是所有大唐有识之士共同得出的,击败突厥的国朝战略!
这些年的和平下来,大唐固然人口、物资等各项财富大量积累。可突厥也不差,搭帮着大唐粮食、药品等关键资源的涌入,突厥的人口也是急聚增长。
若说大唐现在可抽出百万大军北伐,那突厥就可轻易招集两百万军队南侵,可用于作战的直接力量,堪称恐惧。
而且,在军队的组成上,大唐最多一半是骑兵。
突厥却可以轻易达到全民皆是骑兵,又在草原上本土做战,就是神仙也打不赢啊!
就连大唐军神李靖也曾有言,右贤王不死,大唐决不可兴兵北伐。
是以,在右贤王李言还健在的情况下,突厥就是一个整体,大唐也只能过其他手段间接扼制和消弱。
比如派高手伪装他国刺客刺杀,或者通过商业手段暗暗扶持左右两个大当护。
还有派人前往乌尔格给名义上的大可汗施罗叠吹吹风,指望施罗叠能雄起,打起诛奸臣,恢复先祖荣光的名义。发动阿史那氏最后的力量,和右贤王拼个你死我活,好让大唐渔人得利!
等等,都是非正面战场的动作。
是以长孙无忌压根就没想真的发动战争,只是想利用这个由头,达成自己的三项图谋。
即便李言当朝下了要出征的决心,事后长孙无忌也会劝其从长计议。
朝中不少臣子们,也都知晓这些道理,所以才暗暗怂恿,给长孙无忌摇旗纳喊。
就连长孙无忌也没想到,竟然在李言这里处处碰壁。
长孙无忌暗暗看向高坐在龙椅上的李言,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