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世族相扛衡,真是高明啊!
房玄龄一脸欣尉和喜悦的看着李言,满意的抬手捋了捋须,看了看还在安慰众臣的李承乾,一时有些拿不清,这一手到底是李承乾自己的意思,还是李世民留给他的‘施恩’之举?
若真是李承乾自己的想法,那真是大唐之幸啊!
新皇帝的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料,其眼光之深远,大局观之敏锐,手段之圆滑,都让房玄龄感到满意,同时也领会到了不输于奏王的胸怀、心计和谋略。
房玄龄看向一脸激动,恨不能立马为李言赴死神情的岑文本,就知道,李言这一番操作,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对于朝中众臣来说,岑文本的提升,太子少傅是东宫属官,不涉朝堂权力分配。
而中书令是中书省的负责人,正二品官职,若说提拔别人,众臣会有所不服,可岑文本却不同。他从贞观三年,就被提拔为中书舍人,一直做到中书侍郎。
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多年,资历深厚,在中书省无人能及。
之前房玄龄正式职务是左仆射,实际主掌尚书省,管理六部,本身的政务就很繁忙了,根本就没有精力兼顾中书省。担着中书令,也只是李世民不想把这个重要的职位交给别人,占着虚名而已。
说白了,中书省的事务,一直都是岑文本在负责。
李世民早该升其为中书令了,可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李世民即不提拔岑文本,又不肯任用其他人,让房玄龄占着位置,同时吊着岑文本,说实话,着实有些不太厚道了。
如今李承乾登基,第一个提升岑文本为中书令,可谓实至名归,无人不服。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不是东宫一系出身,先是吴王一系,随后又去魏王党做了卧底,影响了名声。
前者会让新君心有介蒂,而后者大家心里清楚,却又没有证据。
若是皇帝自己不在意,加以重用,别人也说不了什么。中书令就算了,还有一个太子少傅,让岑文本去教导储君,这一任命,就说明了皇帝是真的赏识其才华,不在意他以前的事情。
这一点儿,不但其他派系的官员,就连李恪、李佑、李治等兄弟们,都是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