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为帝,原来的太子党顺其自然的分散。侯君集也会把所有的心思转移到李象身上,李象身上有侯家的血脉,保护李象的储君之位,辅佐李象顺利继位,就会成为侯君集新的目标,是以很快就会重新聚成一个以李象为核心的小团体。
在这种背景下,侯君集就成了李象最重要的一个辅臣了,若是自己和李象发生冲突,毫无疑问,侯君集会站到李象的一边。所以,侯君集这个臂膀,在某种情况下,等于是没有了。
若是让岑文本任太子傅,那就等于塞了一个眼线到李象身边去制衡侯君集,避免李象被其带到沟里去。
有了岑文本看着,侯君集就翻不起大浪了。
另外,还可以让李象这小子感受一些权力的运作特性,把注意力放到调和两个最亲近的人身上。
房玄龄老成谋国,经过一番思索,老脸上露出一片恍然,微不可察的瞟了一眼明显脸色不豫,却不敢有丝毫意见的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一眼,也想明白了李言更深的用意。
而且房玄龄还想得更深,在李世民退位,李承乾登基后,长孙无忌誓必会改变以前避嫌的状态,重新进入朝堂辅佐新帝,自己这个左仆射,要不了多久,也要卸任了。
下一任左相,必是长孙无忌无疑。
这是李世民在位时决定的,得到了所有朝臣的默许,大势所趋,就连李承乾也无法改变。长孙无忌将成为关陇贵族在朝中的核心代表,权势会更盛。
萧禹虽是江南世族出身,可年纪比自己还大,而且萧禹长期主掌御史台,是个谏官出身的宰辅之臣,不是能扛大梁的全面性人才,注定了无法制约长孙无忌。
之前房玄龄就对此有所担忧,只是碍于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父子的关系,不敢开口,生怕担一个挑薄离间的名声。
他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得罪长孙无忌了。
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也瞧出了这一点儿,果断的把之前诸子夺嫡的那一摊事儿给揭了过去,避免了长孙无忌上位后,以此为由,打击其他派系,独掌朝权。
并提拔了岑文本为中书令和太子傅,这不单单是岑文本一个人的事情,有了这个明确的信号,岑文本就能以此为底气,打起旗帜,重新把朝中江南世族出身的官员聚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