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对自己的爱护,新旧更替大于一切,置身事外才是最有利的,自己现在是太子,半月之后,就是皇帝。
等到继位之后,自己再做这些联姻的事情,好处会更大。
接下来这半个月里,往日冷清的东宫门庭若市,车驾往来不绝,李言忙的不可开交,连和自己的妻儿相聚的机会都没有,就迎来了满朝文武的上门祝贺。
张玄素、孙颖达、于志宁、杜正伦、苏定方、梁建方、常胜等东宫旧臣纷纷拜访了李言,薛仁贵、王玄策等东宫侍渎出身的中层将领也一一来访。
阿史那云自然也搬到了东宫居住,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葜必何力等草原降将顺势归到了李言麾下。
其他如房玄龄、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恭、长孙顺德、萧禹、高士廉、褚遂良、马周、令狐德棻等这些李世民倚重的文臣武将,也前来东宫,表达了亲近支持的态度。
就连魏王、吴王、齐王和晋王等亲王以前的支持者杜楚客、岑文本、窦诞、刘洎、高士廉、苏勖、王珪、孙伏伽等臣也亲临东宫委婉的表达了恭顺之意。
如今大势已定,李言不再是普通的储君,而是马上要继位的新君。不管以前关系如何,众人都想和新皇打好关系,由其是像杜楚客和岑文本这样一直来和李言做对的臣子们。
就算不为自己,为了身后的家族,也要伏低做小。更何况,他们投靠诸王参与夺嫡,本身就是名利心使然。
像岑文本这样的臣子,更是在李言出现后,第一时间拜访了宫里的杨妃娘娘,让她劝李恪彻底放下心中幻想,向李言示好,安心做一个臣子,以便在李世民不在时,能够保全身家姓命。
而李泰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被李世民下旨圈禁起来的,李言什么都不需要做,他就已经出局了。
在李恪、李佑、李治等兄弟们前来东宫的时候,他依然被圈在府中,没有李世民的旨意,连府门都出不来,原本魏王系的萧禹、王珪、崔仁师等臣,更是直接向李言效忠。
而李言来者不拒,仿佛对于十六年前的些许龃龉全都不记得了。
对每一个来东宫的臣子,无论官职高低,远近亲疏,全都一视同仁,纷纷加以笼络,和颜悦色的亲切交流,展现人君气度,让这些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