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己靠别人,这种感觉还挺不错的。“众卿平身!”
百官叩谢,众人还没有完全站起来,李世民就威严的说道:“今天朝会,只议一件事,就是推选新太子。朕前日发过圣旨,今天当着群臣的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朕一唯公议是从。”
李世民话音一落,岑文本就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国赖长君,大唐如今远没到可以承平的时候,北方有强大的突厥汗国,西域有中亚强国西突厥、拜占庭帝国和天竺。”
“大唐需要一位像陛下一样文武双全,能抗得起天的储君来带领,继续贞观盛世的荣光,所以臣推举皇长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岑文本的话让朝堂顿时炸开了,众臣纷纷诧异的看向岑文本,一脸的惊疑。
三日前那场百官逼官,如在眼前,那么大的声势之下,众臣虽是硬抗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侯君集站了班。
皇上若是事后追究此事,那不用说,就是断绝了立太孙的意图;可后来的情况是,皇上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否决了自己看好的晋王,再次重新推举。
这圣意还能不明显吗?
皇上这就是接受了百官的请求,准备立太孙了,所谓的唯公议是从,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这个时候出来一两个大臣,把此事挑破,把长孙推出来。
众人再一附议,此事就算定下来了。
可岑文本好像什么不知道似的,一意孤行,再次推荐吴王,这不是在找死吗?
众臣一阵鄙视,这个二五仔,大家若是没记错的话,三天前的‘劝荐’,你岑文本也是跪了的?
之前皇上推出晋王,群臣打着当年诺言的名义,顶出了长孙,要皇上兑现。如今皇上从谏从流,要立长孙了,你又要举荐吴王,这不是明摆着涮皇上玩儿吗?
皇上就算身体不好,时日无多,威信大减,可也不是能被人随意耍弄的。
果然,龙椅上的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不过看看是岑文本,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忍住了,毕竟三天前自己利用了他一把,他心有怨气,想发泄一下,也可以理解。
“岑大人公忠体国,一番拳拳之心,朕能体谅,众臣还有其他意见吗?”
岑文本心中也是一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