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篡了曹魏基业的老贼司马懿了。
难怪当初太子临走前,让自己防着长孙无忌,锦衣卫的事情不要向其透露。
恐怕太子殿下早就看清了此人的内心,若不是太子的提醒,自己还真的会被他表面上的行为所蒙蔽,毕竟,朝中臣子太多了,王玄策在每个人身上费的精力都有限。
除非特别强调,不然,根本无法注意到那些大隐隐于朝的人。
还好,自从太子殿下提醒后,长孙无忌无论表现的多低调,都没有逃过王玄策的视线,尤其是后来得知其曾经为李世民执掌过百骑司后,更是将他放到了最重要的目标上。
十万分小心的观察着他,这才能真正了解他。
这是一个类似皇帝、太子的人,毕生致力于躲在幕后掌握全局,至于他最后会不会成为司马懿,并不取决于他,而取决于他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遇到强势君王,他就是忠臣贤相;遇到傀儡天子,他就是权相佞臣,乃至篡国逆贼。
王玄策心中感叹,还是在太子殿下手中成长的最快,今天得到的东西可太多,也太珍贵了。
昨天自从见过侯君集,得知侯大将军要干大事的时候。
王玄策就连夜联系了侍渎群体,他没有透露关于李言的任何事情,但侍读群体却知道王玄策和太子的关系最为紧密,甚至比薛仁贵还重要,若说有一个人知道太子的行踪,非王玄策莫属。
每次他们向王玄策打听太子的行踪时,王玄策都表现的十分镇定,一幅胸有成竹的态度告诉他们,太子殿下该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你们只需做好各自的差使,别让回来的太子殿下失望就是了。
于是大家理所当然的都认为,王玄策是知道太子真实情况的,并在暗中观察着他们,于是一个个的加倍努力,要不负太子殿下的期许。
当然,李世民也听说过这种情况,并亲口询问过。
王玄策只是说他相信太子殿下不会那么容易出事,终有一天,一定会回来的,他要替太子殿下稳住局面和人心。
李世民闻言也只是笑笑,非但没有忌惮,反而认为王玄策这是忠于旧主的表现。
这也得谊于李言是在李世民最看重他,父子感情最好的时候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