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势之下,大唐顺遂百年,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至于东宫太子在北方隐于何处,结合之前在承庆殿的异相,袁天罡淡淡的摇了摇头。潜龙在渊,见首不见尾,藏于九天十地之时,岂是凡俗之人,所能捉摸其行踪的。
翌日,贞观十九年,三月十三,太极殿朝会。
进入承天门,走在太极殿前恢弘广场的御道上,看着身边熙熙攘攘的官员,有穿紫袍的,绯袍的,甚至还有大量绿袍的低品缓官员,分明是大朝会之势。
侯君集脸色僵硬,眼神四处张望,额上青筋突突直跳。
一种不详的预感充斥在心间,看着如此规模的朝会,侯君集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
昨日上午侯贵已经从草原上返回,带回了太子殿下的嘱托,让自己务必拖延时间,阻止李世民立储。
太子在十五的大朝会之前,一定会赶回长安。
原本侯君集并不担心,李世民出事已经快一个月了,朝会也停了近一个月,就连三月初一的大朝也没有举行。这可是大唐建国以来,两代君主的头一回啊!
虽然李世民最近动作不断,可身体并未有见好转,一般也就在承庆殿接见一下三省六部的几位重臣,临时处理一下政务,多数都是点头,或者摇头。
就连奏折也是由房玄龄、岑文本等中书省几位重臣代为处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招开朝会呢?
侯君集信心满满,别说十五,就算下个月的初一,这大朝会都不一定会准时招开。
可谁知,昨天下午日落时分,宫里传来旨意,今日要在太极殿举行朝会。在京九品以上官员,公侯以上爵位者,宗室所有亲王,郡王均不得缺席。
一看这种阵势,侯君集就知道糟了。
时隔近一个月,此时突然提前举办大朝会,还打破常规,提前举办,豪无疑问,肯定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立储。
此时走在人群中,听着身边的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着,所言也皆是关于储君之位的猜测。
“潞国公,潞国公?”
身边一个紫袍官员唤了半响,惊醒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侯君集,抬头一看,顿时挤出一片略显不自然的笑容,拱手道:“原来是韦大人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