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夹杂着大量污蔑之词,让李泰瞬间险入群臣置疑的眼神之中。
见此状况,李泰再也顾不上了,这黑锅他不能背,也背不起,于是愤然说道:“李恪,你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父皇根本就没有说过属意你为太子。”“我进去也只和父皇说了两句话,父皇是因为精力不支而晕过去的。你休想血口喷人,反而是父皇极为看好我,意欲立我为储。”
李泰心中大恨,被李泰抢了先。
他才智过人,深知在此时,反咬李泰反而会处于下风,更会被人认为报复,于是只做辩解,没有像李恪那样给对个扣一个大大的屎盆子。
“哈哈哈,李泰,之前明明父皇属于我,现在你又说父意看好你。”
李恪一幅果然如此的神情:“父皇岂能一女许两家,你要想找借口,可以另外找一个嘛,何必要来学我?”
“哼”
李泰此时再也顾不上其它了,对着面前的群臣解释道:“父皇对我说,现在朝中我与皇长孙呼声最高,他左右为难,考虑到长孙年幼,国赖长君,与我正在商议。”
“我向父皇提出,大哥即然不在了,我愿将象儿过继到膝下,这样父皇立我为太子,立象儿为太孙。等我百年后,象儿再继承皇位,这不两者都顾及到了嘛?”
“父皇一时惊喜过望,这才晕了过去”
李泰的话顿时惊的群臣沸腾,纷纷开始讨论起来,他们之前还没有想过这个策略,一时间脑中快带思考着利弊得失。
现在朝中东宫一系和魏王一系的力量最大。
若是两派能因此策而携手,那其他的皇子就会被排除出去,再没有一丝竞争储位的可能。
像房玄龄和马周、褚遂良这样站在公允一面的臣子们则满脸忧色。他们学富五车,熟渎经史,自然知道在古时,传承制度混乱的情况下,就有不少国家使用过这种方法。
周时诸国森立,很多诸侯王都有过兄弟子侄相互传位,可无一不造成朝庭动荡,骨肉相残,遗祸长远,数代为之不靖,甚至因此而亡国灭种者也不在少数。
房玄龄连忙问道:“魏王,如此传位,乃取祸之道,老臣敢问,皇上是否赞同此议?”
李泰不爽的看了房玄龄一眼,他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