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厚重;而承庆殿是商量重要却不重大的事情,需要的是效率和速度,却显得有些轻率。
其中两仪殿处在两者之间,隆重而不失轻浮,平时使用最少,但每次议的都是十分重要,需要动员整个统治阶层力量的军国大事。
一般在此招集的都是朝中重要权力派系的代表人物,用以统一思想,凝聚意志。
果然,一进殿,侯君集就发现,朝庭在京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皆在此处,重要的皇室宗亲和成年皇子更是一个不缺,只要在朝中担任职务的国公以上爵位者尽数到齐。
这才是大唐真正的权力核心,相当于后世的议会。
侯君集心里一沉,这样的场面他并不陌生,在贞观四年前后,大唐要对突厥用兵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阵容。
这说明李世民在心里已经做好了要和突厥开战的准备,这才进行高层动员,以举国之力,来应付对外战争。
殿内众多高层都是神情严肃,面容憔悴。
这样的会议从十天前,从得到前线传来的突厥大举南下的军报后,就天天在招开了。
只是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参加的人员一次比一次多,一些附近州道的刺吏和都督都有列席。
突厥近百万大军南下,几乎可以掀起一场针对大唐的灭国之战了,大唐上下都是惊恐不已,就连往日因为朝庭的各项政策明争暗斗的各方势力,都达成了共识。
那些世家们更是不愿自己掌握的政权被推翻,也暂时放下了和李世民的博弈,同心协力,共同应敌。
见到侯君集回来,众臣也没有半点波澜。
在他们看来,突厥大军压境,那侯君集的谈判就是失败了,右贤王拒绝了大唐的示好,侯君集能回来,估计也是带了右贤王的战书。
“臣奉旨出使突厥钦使侯君集,归来向皇上覆命。”侯君集在众人的注目下,从中间的通道走上前躬身行礼。
李世民脸色阴沉似水,神情压抑的问道:“君集回来了,起来吧!说说看,突厥人可是让你带来了战书?”
“回陛下,臣确实是为突厥人传话。”
侯君集见殿内君臣都误会了,连忙解释道:“不过,不是战书,而是议和的条件。”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