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成拳,纸团被牢牢的攥在手心。
李世民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响起:“玄龄,你即刻拟旨,速调尉迟恭”
辽水北岸,怀远城。长孙无忌正在城守府内和侯君集、薛万淑等将商议军情,接到了从长安转过来的圣旨。
打开一匆匆看,脸上布满笑容。
第一次单独主持这么大一场战事的长孙无忌兴奋的握了握拳,随后握着圣旨示意道:“诸位将军,皇上已经知道了我们在辽东前线的情形,对我们的行动表示赞赏和认同,并且准许了我们的所请。”
“在前线设立辽东战事指挥行营,由本大人任统帅,侯君集与唐俭任副帅,全全指挥辽东战事。”
除了人事安排外,圣旨的后半部份涉及到关于右贤王的敏感内容及秘密调动飞虎军进入河北待命的事情需要严格保密,所以长孙无忌没有公示圣旨。
“太好了,皇上英明啊”
侯君集和唐俭放下了悬着的心,毕竟辽东与长安路途遥远,通讯不畅,为了争取时间。
长孙无忌只征求了两人的意见,在协议没有经过皇上批准的情况下,就擅自同意了和突厥的交易,并设下这先胜而后败的计策,将大唐河北道的物资运到了怀远城。
但在最后关键的‘交接’步骤上,无论是侯君集和唐俭为谨慎起见,都坚持等皇上的通过后再最后‘放手’。
看到长孙无忌并没有将圣旨交给两人过目的意思,两人也不在意。
一些不涉及重要的官职及权力交接的旨意,只需口头宣示即可。像这样的情况,即然你长孙无忌说皇上同意了,那我们就相信伱,若是假传圣旨,那是你的问题,和我们执行的人无关。
并不是每个旨意,都需要所有人堪合的。
而且不出示圣旨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别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旨意,手持圣旨的人就有了解释权。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分歧,都可以以圣旨的名义决定下来,避免扯皮。
薛万淑知道接下来的重头戏要自己出马上,当即兴冲冲的请示道:“长孙大人,即然皇上同意了,那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听大帅的安排,您就下命令吧!”
长孙无忌脸色一肃,环视一周,果断的说道:“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