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是个死穴,只要被李世民得知,李世民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干掉李言,而且还会感谢自己的配合,这等于又送了一个大人情。
一切不好的后果也就推出去了。
对李言那边,颉利十分小心,找了意欲谋夺葜必部的借口来搪塞李言。
一番说辞下来,又用返回草原后让李言带兵西征的理由,连一向谨慎的李言都被瞒过了。
在对长孙无忌讲述李言的来历时,颉利当然不会说李言在半道上劫囚救了他的事儿,这种有损突厥大可汗颜面的事情,颉利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也对施罗叠下了禁口令。
对外都说是施罗叠英明睿智,救了自己。
反而为了让长孙无忌相信李言的真实身份,颉利擅自做主,将李言出现的日期提前到了玄武门之变后没多久,这样关键的时间段儿,更容易刺激到李世民那敏感的神经。
最后,颉利又将李言搪塞他,欲在三韩之地建国的鬼话,也拿出来加深对李世民的压力。
果然,引起了长孙无忌的高度重视。
经过八百里加急之后,这些消息出现在承庆殿李世民的眼前后,让李世民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房玄龄却是有些疑惑的问道:“皇上,据臣所知,隐太子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除了长子李承宗早逝。”
“其余五子都殁于玄武门之中,哪有什么孩子遗留在外?”
“颉利口口声声说这个右贤王是隐太子的长子,可却没有任何证明其身份的信物?”
“我看,就是他兔死狗烹,想为自己的儿子铲除障碍,却又不便亲自动手,所以才编出这样的鬼话。岂图利用我们大唐的力量来杀死右贤王,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即便有信物也证明不了什么,只是,颉利没必要骗我们,这对他没什么好处。右贤王也是我们的眼中钉,只要他透露出一丝要放弃右贤王的想法。”
“我们自然会动手,解决掉这个潜在的威胁。”
“何况颉利说的很是详细,合情合理,若说当初玄武门之事后,有隐太子的余孽逃到他那里,颉利为了以后攻打大唐,将其收养起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