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突厥汗国,就能在北部草原安稳的待下去了。
颉利对自己的儿子很了解,资质并不高,就算经过高句丽战争的历练,也只是寻常之辈,做一个守成之君还勉强可以。要想统一草原,进而虎视中原,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
李言却是李建成的长子,其野心之大,让颉利心里不安。
最初相识的时候,对于李言欲图中原之举,颉利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认为这只是一个年轻人的痴心妄想,再加上其特殊的身份,对颉利来说很有利用利值。
颉利这才将其笼络到自己身边。
但这五年下来,李言经过战场的历练,早已成长为一个能征善战的枭雄了。
李言所展露出的才华,建立的功勋,已经能撑起自己的野望了。
与之相比的是自己的儿子施罗叠却差强人意,臣强君弱的格局让颉利很是不安。
虽然颉利经过多次试探,已经确认李言对草原之主并没有兴趣,可李言对中原的执念却是从没一刻放下。
颉利也曾在心中告诉自己,若是年轻十岁,一定帮助李言打下大唐,然后将天下分成两半,中原归李言,草原交给施罗叠,两家守望相助,世代和睦相处。
只是,现在的颉利已是风烛残年,身体每况愈下,随时都有可能撒手而去。
等到自己不在的时候,李言拉着施罗叠,裹挟着新突厥汗国征伐葜必和薛延陀,然后与整个大唐为敌,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颉利不知道李言会不会成功,但他知道,现在的大唐空前的强盛,李世民又是英主,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还不到四十岁,想要打败这么一个正值壮年的英主所统率的强国,岂是那么容易的?
两国之间必是一场惊世骇俗的旷古大战。
自己儿子施罗叠的才能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战争,被卷入其中后,必然会被惨烈的战争撕成碎片,无论李言到时候是胜是败,现在的突厥汗国都将不复存在。
自己儿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李言在突厥五年,并不欠自己父子什么,反而是自己父子欠他的。
没有巨大的恩情,仅靠一个女儿,是捆不住李言的手脚的。何况,在颉利眼中,恩情也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