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锦衣卫和百骑司的共同审理,李言在薛延陀部生活的几个月里,确实非常自由,并没有受到约束和限制,后来也确实是在追击颉利的过程中走失了。
百骑司甚至动用了各种刑罚,隔开单独审训,那些保护不周的人都只是说走散了,并没有人特意加害。
至少,李世民也是没办法了
这五年来,明查暗访,无论是夷男和葜必何力,还是大唐和突利、阿那史云都是派出了无数人,将当初的战场覆盖范围犁了不知道多少遍,也并没有半点儿太子的行踪。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五年的时间,李言就是走,也能从横岭走到大唐了。
现在还不出现,多半是殁于乱军之中了。
茫茫大漠,又是几十万人混战的战场,若是死个人,真如大海捞针,出动再多人马也没用。
房玄龄见状微微的叹了一声,最后还是说道:“陛下,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大唐蒸蒸日上,国力日渐强盛,您还是要往后看。”
“太子殿下在天有灵,也不愿您这么伤心难过,伤到了身子,太子殿下还要为您担心。”
李世民犹如胸中憋了一口闷气,良久才缓缓一吐,喃喃道:“朕的太子小小年纪就有龙凤之姿、天纵之材,更是有胆有识,他给朕谋划的那些内政改革和统纳西域之地的分封制,玄龄你也看了。”
“若是太子不出事,将来的皇位再由太子接力,足以为我大唐打下万世之基业。”
“可惜真是天妒英才啊!”
“无论是李恪还是李泰,其才能比之太子,都远远不如,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李世民亲眼看过李言的惊才绝艳和雄才伟略,再看李恪的英果类已,还有李泰的腹有诗书,就像吃过了山珍海味,再看叫鸡的时候,就怎么也看不顺眼了。
靠在龙椅上,李世民抬头凝视着殿内雕刻着九龙盘踞的穹顶,仿佛透过屋顶看向了浩渺的苍穹。
脸上写满了回忆和忧虑,慢慢的,充满伤感,有些痛彻心扉的捂着胸口,露出刻骨铭心的悔恨。
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朕真是好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将太子给送到草原上?若是在长安,无论如何不会出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