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在定襄会战后,发生了虚报功绩的白道大捷事件,差点引起边兵动乱。
虽然被李世民的大智大勇所化解,但李靖依然免不了拥兵自重的嫌疑,为了避闲,就回到长安,任了兵部尚书。
经此一事,李靖怕引起李世民的忌惮,以身体原因,常年待在终南山别院里休养,也不上朝,兵部尚书也只是虚任。
现在兵部的事情,都是兵部侍郎在负责。
这次的御前会议也是因为涉及到颉利,做为对颉利最为了解的战将,李世民将其也叫了过来。
不过,李靖很是小心,谨言慎行,一幅万事不关心的样子,除非李世民动问,否则决不发表任何意见。
见岑文本询问,李靖略一沉吟,曲指算了算:“颉利生于北周大成元年,现在是贞观九年,算下来,颉利今年有五十六岁了。”
岑文本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世民:“皇上,颉利都五十六了,能将整个东部收拢,已然很不错了,常年的征战,对一个人的身体消耗是非常大的。”
“我看颉利将地盘巩固之后,也没打算在短期内再有大动作。”
“而且他的年龄也经不起再折腾了,这么说,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开始遴选继位人了。若是臣所料不错,按照突厥人的传统,应该就在这左右两位贤王之间了?”
“虽然右贤王武力强横,但看颉利的布局,应该是属意自己的儿子施罗叠了,我们大唐未来的敌人,必然是这位施罗叠无疑。”
萧禹和侯君集都是微微点头,很是认可岑文本的推测。
李世民本来也想认同,但看到唐俭有些异样的脸色,心里一动,问道:“唐俭,你觉得呢?”
唐俭眉头紧蹙,思虑了半响,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一脸的纠结之色。
李世民脸色一板:“怎么,唐俭,按你刚刚所说的情况,应该是这样,伱还拿不准吗?”
唐俭一愣,随后歉意的笑了笑:“皇上,您有所不知,突厥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施罗叠是下一任的大可汗是无疑的,可是他又不能说是实致名归的大可汗?”
“什么意思?”
房玄龄皱眉道:“你说清楚一点,别弄得模棱两可的,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