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几字型中部依拖黄河支流的灵州、五原、云中、绥州、定襄一带的城池构筑了一道防线。
这条防线就成为大唐对抗突厥的前线,其中最重要的云中一带在年初才扫平盘踞在这里的梁师都势力。
反而是旁边的河东道因为特殊的地理形态,一直保持着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地势延伸至黄河几字型东部的右上角,更接近草原腹地。
河东道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四周环山绕水,东有巍巍太行山作为天然屏障,与河北道为邻;西、南依吕梁山、以黄河为堑,与关内道、京畿地区相望;
北跨绵绵长城,与大草原毗连。
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汾水河谷从北至南,在龙门河津一带汇入黄河,几个重要的府州都是依水而建。
李渊起兵太原,就是从这条线打入关内,占胜长安,建立了大唐。
由此,河东道被大唐认为是“龙兴”之地,晋阳被封为北都。
和朝庭的大队人马出了潼关之后,李言连洛阳都没去,就直接带着常胜和几名侍读沿汾水河谷北上,过晋阳而不入,一连跑了七八天,终于在这天下午,赶到了河东道最前沿的北部边城马邑城。
据说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
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
南起雁门关、北至杀虎口,人们就走出了一条“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亚互通的交通大动脉,并保持着类似于丝绸之路一般的畅通。
雁门关外的大片土地都属于马邑郡所辖,而郡衙所在是四十里外的善阳城。
李言一行人风尘仆仆的翻越一道山梁后,这坐闻名已久的古老城池赫然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或许是离开了大唐的权力核心,大家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就连一向话比较少的常胜也罕见的露出了笑容,他曾经在马邑待过一段时间,对这里很是熟悉。
来到边地,感受到边疆的金戈铁马和空气中飘散的沙场气息,常胜感到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