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一点校长的感觉。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划分,最初找到的十个侍读都牢牢的抱成一团,在东宫学校中,隐隐有一种高年级学长的待遇,平时也是帮李言管管纪律,约束一下这群二世祖们。
对他们来说,他们和别人是不同的,他们是太子礼贤下士请来的,而别人大多数都是自己拖人找关系进来的,这也是这十名侍读一直骄傲的原因,他们自己也会维持自己的体面。
“仁师,高侃,你们的学业和骑射练习的怎么样了?”李言看着朝气蓬勃的未来名将们,高兴的询问起来。
这里面孙仁师和高侃年纪最大,今年都十八九岁了,平时也最是稳重,在侍读群中属于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之人,在薛仁贵去了定襄后,王玄策又跟着李言管理锦衣卫。
剩下的八名侍读,李言并没有再增加,而是依然单独为一火,由孙仁师和高侃两人轮流管理,平时偶尔为李言值戍,大部份时间都在西内苑练习骑射。
见高侃看过来,孙仁师当仁不让的上前一步说道:“殿下,属下等不敢懈怠,课业每月都是排在前列,而骑射方面,就连最小的行俭和谨行都能做到百步之外,百发百中。”
“我们几个年长的,两百步外,箭不离靶。”
“骑术就算在东宫率卫里,也是名列在前的,在马上射箭,基本上都能做到六十步内,绝不失手。”
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整天混在一起,这一火人也是自己亲自带的,他们的本事自己也是知道的,询问一番,也只是给他们一个心理准备。
果然,孙仁师话一说完,最小的李谨行就激动的叫嚷着:“殿下,听说我们大唐和突厥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启了,您是不是要派我们上战场了?”
“是啊,殿下,仁贵大哥都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他在定襄怎么样了,好男儿就要沙场取功名,我们也不想总是听别人说我们靠着太子的关系才出头的?”裴行俭跟着附合道。
李谨行和裴行俭年纪最小,和李言差不多大,思想上还没那么成熟,其他几人都稳重多了,虽然眼神中都是一副意动的样子,却没有人接口,一幅听李言安排的架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