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关隋军事贵族集团。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贵族集团”,这些世家大族以姓氏为主要标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上下同气连枝、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李言对这些人的认识,集合了后世的资料和观点,比当代人更了解。
门阀、士族、世族、世家、豪强等,其实都是一种意思,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是一个对在历史上存在了数百年的阶层的称谓。
一个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怪胎,集诸多种特殊权利于一身的恐怖存在,是一种畸形的政治生态。
门阀政治起源于两汉,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南北朝时开始衰落,最终在晚唐五代彻底消失,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曾经深深影响着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以至于在民间流传,历史上无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
最初,士族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世代读书,研究儒学,有声望、有历史,德高望重。
豪强地主,是地方上经商、务农甚至通过不正当方式聚敛巨量财富的人,之后经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方式,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他们拥有经济实力,但政治地位却不见得高。
自东汉末年以来,士族与豪强逐渐合流,成了众所熟知的门阀,正式作为一个阶层诞生。
而随着中央朝官和地方势力的合流,门阀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一直在上升,汉献帝建安年间占据了朝庭官员的29,至东晋时期达到了顶峰的808。
在之后的整个南朝期间,一直保持着半数以上的比例。
到了隋唐时期,这一比例仍然很高,不过数据呈下降趋势。隋朝时为67,唐朝安史之乱前为56,安史之乱后仍在五成以上。
此后数据反常的逐年上涨,甚至一度达到了89以上,超过了士族政治的顶峰东晋时期,但实际影响力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数据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唐朝的中央朝廷已经无法在向地方上派遣官员。
从汉末到晚唐,无论王朝怎么更迭,门阀却屹立不倒,总能在新王朝中继续身居高位,继续荣宠显贵。如果说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这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