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题一会儿是汉朝,一会儿是隋朝,其实真正的谈论的还是大唐。
李言也是精神一震,马上就要谈到自己的核心思想了,于是打迭起精神说道:“汉高祖刘邦为了稳固大汉江山,平定诸侯,以甲之年御驾亲征,在讨伐英布叛乱的战役中,被流矢射中,而后病重不起。”
“他这时候已经走到人生的未尾,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江山的传承!”
“众所周知,刘邦此时已立吕后之子刘盈为太子,不过刘邦觉得刘盈性格软弱、资质平庸;他宠幸戚姬,觉得戚姬所生之子刘如意天姿聪颖、文韬武略、英果类已。”
“想废刘盈而立如意,可最后却没成行,父亲可知为何?”
呃
李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虽然做为儿子,和父亲兼君上的李世民谈话,老是反问,这种带有教导和提点的态度让李世民略略有些不太舒服。
不过之前的李言不凡的表现,让李世民下意识已经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小字辈。
而房玄龄魏征等朝中一众老臣大多数人的年龄和智慧都在李世民之上,和他们比起来,李世民只是个小字辈。所以大家沟通起来,也没有特别的森严的那种君臣上下尊卑。
长期下来,李世民早已养成了虚怀若谷的风格,是以也没有太过计较。
而是思考起李言的问题来
但思索了半响,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只好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说道:“据礼法来说,刘盈是嫡长子,早立,名份已定,诸臣拥护。而且吕后是皇后,若动刘盈,就得废后,刘邦当时的身体已经垮了,没有那个时间了。”
“再加上吕后请出了商洛山四皓辅佐刘盈,刘邦见人心已定,于是做罢”
李世民没有提刘邦宠幸戚姬的事情,他知道,刘邦能在短短几年打下大汉江山,决非庸才,这样一个明君圣主,怎么可能因为宠幸一个女子就去动摇国本。
处在那个位置上,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大局,为了江山社稷,不会受半点儿女私情的影响。
李世民的回答中规中矩,基本上后来人总结出来的几条都概况在内了。
李言点了点头,李世民还没有来得及高兴。李言话锋一转,就说道:“刘邦打天下的时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