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收服孛贴三
现在得知了这是那位猛人的先祖后,李言更是觉得奇货可居,不管怎么样,先结一个善缘,以后多多少少能儿用。
这心态一变,李言的思维就开始发散起来,顿时想到,就算五六百年之后的事情无法控制,可眼前的孛贴若是用好了,在没有颉利的后突厥时代,其实也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悠久的古代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位于北方高原之上的游牧民族,先后出现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较大的能威胁到中原的部族。
未来还会出现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鞑靼、瓦刺等草原政权。
这些游牧民族政权成为与南边的中原政权相互交融又相互冲突,一共构筑了辉煌灿烂而又充满曲折的华夏文明。
其实在突厥的阵营中,阿史那氏虽然还是草原上的统治家族,可因为这些年突厥不断的和中原王朝冲突,已经隐隐露出些盛极而衰的颓意,到了贞观时期,颉利连内部都无法做到统一。
已不如始毕可汗最强盛时控弦上百万,可以硬扞隋文帝留下的强大隋朝了。
几次攻略大唐,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趁着玄武门之变,大唐人心不稳的时候,攻到京畿之地,兵临渭水了。
之所以没有攻下长安,并不是颉利心慈手软目光短浅,也不是李唐实力强大抵抗意志足,而是因为颉利内部掣肘严重,使得他无法全力攻唐。
在武德七年的时候,李渊听闻颉利南下,竟然想迁都襄阳,可见李唐此时的实力是远远比不上突厥的,这是大唐高层的共识。
武德九年,颉利兵临长安,若是下定决心与唐军一战,最后大唐肯定会战败灭亡,不过颉利也会元气大伤,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草原就会重新换个主人。
这才是颉利见好就收,拿到一些好处后就退去的根本原因。
这三四年来,颉利用铁血手断统治草原,虽然明面上突厥趋于一绝,实际上只是将矛盾暂时隐藏了。
这里面有颉利和突利两汗相争的原因,更多的是回鹘、契丹、铁勒等部族趁着突厥人几十年将重心南移之际,让出了北部大片优良的牧场,他们在北方大漠暗暗积蓄实力,不断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