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增加危急气氛,凸显锦衣卫的重要性。
李世民也是越来越着急,现在两大势力对于近期要展开的当今天下最大力量的对决,以决定天下谁主沉浮的局势,也是越来越清楚,双方都在争取时间,加紧整合内部,积极备战。
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允许李言用这种损坏东宫名义,透支朝庭信用的方式来攫取军资。
因为哪怕大家现在看不明白,但等到事后,众人一定会发现,这次飞虎军的贪腐案件,就是李世民父子导演出来的掠夺权贵,积蓄军费的一场闹剧。
若是没有李世民在背后的支持和默认,一个年幼的太子根本干不了这种大事。
所以的真正的帐还是要算在李世民身上的
可毕竟自己对这个时代并不是太了解,对于封建时代掌权者们在面临危机时具体该怎么取舍,背后的势力们又会展开怎样的博弈,实现怎样的政治目标,李言没有魏征这个年过半百的当朝老臣更加清楚。
即然魏征都觉得自己是有危险的,那还是应该多听听他的意见,毕竟魏征的立场一贯是中立的,和李世民和房玄龄那一堆老狐狸们打交道的时间更久,也更了解他们。
李言忽然发现自己的权力架构中少了一块重要的短板,就是没有一个像魏征和房玄龄这样的老辣的谋国之士来匡正自己的决策,之前的侍读群也好,锦衣卫也好,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参与国政。
侍读群体还孱弱,而锦衣卫又是暗中的力量,飞虎军才算是自己第一个插手的武装力量了,李世民让自己练成废物军,但外界并不知晓,所以废物军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这里面真正损失的东西和所冒的风险,或许自己也无法客观的去衡量,但魏征老臣谋国,他一定看得比自己要更清楚。
李言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给自己寻找一个像大清时代乌思道一样的国士来参谋自己的事情。
虽然东宫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老臣,但都打着各自的主意,像张玄素名义上是自己的太傅,实际上更多的,他还是把东宫做为一个跳板,对于是否能教导出来一个优秀的太子,他的兴趣并不是太大。
此公名利之心颇重,旁征百家,尤好申韩法家之说,志在辅助君王治理天下,伸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