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次殿下莅临寒舍时见到的幼子。”
“程怀弼,正值渎书的年龄,比殿下小一两岁。若殿下不弃,臣愿让他来给殿下做一侍读,服侍殿下左右。”李言顿时一喜,上前扶起程咬金,执着对方的大手,热切的说道:“将军这是爱护承乾,承乾喜不自胜,孤以后就将怀弼当成自己的兄弟般看待,必然不会让他受了委屈。”
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程咬金下定决心后,心里也彻底的松了下来,再也不担忧武德九年的旧事了,即便以后太子知道了,也不会在放在心上的,程怀亮已死,那一篇儿也就翻过去了,大家还要往后看。
实际上李言这首诗也是思量了很久,最终决定用在程咬金身上,因为有了这首名传千古的诗词,君臣二人相得必然也随着此词而传之后世,这样两个人等于被绑到了一块。
大家都会为了一个美好的正面的忠义的故事而努力奋斗,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这首诗将两人给捆绑到了一起。
对程咬金来说,若是李言最后失败了,那这首诗的存在,自己做为被废太子欣赏的忠臣,自然也会受到新君的排斥,甚至在新朝都没有程家的立足之地。
李言给了程咬金一条前途远大的堂皇大道,逼着他不得不去走,而且也是一条光耀千古的正道,是阳谋。
所以,程咬金没有选择,只有做一个忠臣孝子,全力扶保李言上位,那这首诗的效用才能发挥到最大,甚至会成为程家子孙后代的一个护身符,更会在天下享有巨大的传之久远的影响力。
这种积极的影响力,无论哪朝哪代,都会让程咬金的子孙粘光。
而李言更是不会再向程家下手,因为被你自己赞为卫青李广的忠臣,做为皇帝,自然也会百般维护,以给天下臣子们竖立一个忠臣贤君的正面榜样,除非程咬金造反,不然就没有理由去自打嘴巴。
有了这首诗,两人都放下了心中的最后一丝隐忧,程咬金再也不用担心武德九年的旧事被太子得知而报复程家,以后也可以放心的站队李言,用自己的功勋来洗涮曾经的罪过。
而李言也将程怀亮之死的所有后遗症全部消除,就算程咬金有怀疑,甚至知晓了自己借刀杀人,也不会在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