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拉拢,正所谓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
在官场上,就是如此,若是嫌弃繁文缛节,也不要在官场上混了。
再说了,这正是说明自己处在权力的中心,若是落魄了,想让人上门,还没人来呢?
大部份官员来到东宫给李言奉上的,都是最灿烂的笑容,加上一份足以显示诚意的厚礼,小心的侍候着,为的就是给别人一个鞍前马后跪舔的机会。
李言做为即得利益者,被拍马和阿谀的对像,享受还来不及,怎么会不爽呢?
普通人就是做梦也享受不到这份待遇,再加上李言三世为人,算上大唐的时间,加起来渡过的时间都有五十年了,放在一般人身上,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这个年龄的人做起事来,也是八面玲珑,沉稳异常,没有半分烟火气了,这份耐心还是有的。
别的不知道,反正太子年纪轻轻,不急不躁、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倒是传了出去。
唐时的大理寺相当于后世的最高院,掌刑狱案件的审理,继承了汉朝时廷尉署的部份功能,主要负责审理朝庭百官犯罪和京畿之地徒以上案件,复审刑部转来的地方死刑案件。
凡遇重大案件,唐制由大理寺与刑部会同御史台会审,俗称三司会审。
大理寺的最高负责人是从三品的大理寺卿,下面有从五品的少卿和正,而周魁是从六品的大理寺丞,分管中枢各部门和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
在大理寺里,有点类似于一个大管家,承上启下,各项事务都能插下手。
逢年过节的,周魁也不便外,都会亲自来东宫拜望,留下一份厚礼,李言脑海里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四十多岁,留着山羊胡须,脸形略瘦的中年男子形象。
不过,此时不年不节的,周魁前来,一下子就让李言想到前两天在太极殿的大朝会被李世民当场剥掉官服,打入大理寺受审的权万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