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的。”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和李言两人相视看了一眼,都换上一幅焦急的神情,进到了御书房里。
长孙无忌还没有说话,李言撇了一眼低着头跪在御案前的遭受连翻打压如丧考妣的李恪一眼,先是行了一礼,也跪在旁边说道:“父皇,此事儿臣已经知道了,这次粮草周转的差事是儿臣在负责,三弟只是帮着儿臣修永通渠。”
“而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意外,儿臣也是难辞其疚,请父皇一起责罚!”
李世民发了一通火,心里已经舒坦了不少,见到太子进来就请罪,为兄弟分旦,缓缓点了点头,心中略有一些慰籍:“太子起来吧!”
“你们两人分头行事,一个负责陆路,一个负责水道,该是谁的责任,朕心里清楚。”
李言叩谢之后,起身站于旁边,然后说道:“父皇,出现这样的意外,谁也没料到的,三弟自从接了差事后,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连七八天没回府,吃住都在水渠上,渭南段的河堤已经被修复了。”
“若是一早就发现这道口子,三弟断然不会置之不理。前几天华州下了一天一夜的大暴雨,想来这道口子就是新冲刷出来的,并不能算在三弟的身上。”
“而程将军更是忠于王事,急于替朝庭分忧,才出现这样的意外的。程将军是在为大唐修建水渠的时候出事的,儿臣建议父皇对这样的壮举进行嘉奖,以表彰程将军的英勇事迹。”
呃
李世民一愣,太子说的也有道理,说到底,自己还是在为权万纪散播谣言的事情再发火。
无论永通渠新裂开的口子,还是程怀亮的意外身陨,都不能怪到李恪身上,更谈不上什么有罪了,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也并没有出现什么人为的意外,都是天灾。
李世民舒了一口气,就着李言的话下了台阶,赞许的看了看重情重义,为李恪求情的太子,又严厉的瞪了李恪一眼,随后说道:“即然太子为你求情,那朕就不再降罪了!”
“此事你也不要管了,回蜀王府闭门思过,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做这个亲王。”
“儿臣知道,多谢父皇宽恕!”
李恪脸色难看了谢了恩,起身又行了一礼,看也没看李言一眼,就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