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臣只是据实奏报,不信你问问,殿内的众臣们,谁没有听说过,只是他们不像臣性子直,有什么就说罢了!”
萧禹梗着脖子说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臣参蜀王大逆不道,有觊觎储位,欺凌圣上之嫌。”
随后又有几名御吏台院的大臣们跪下附合道:“是啊,陛下,蜀王散布流言,抬高了自己的同时,还打压败坏太子的声誉,而且在百姓中大肆招揽民望,其心殊不可测,望皇上治罪。”
“皇上,蜀王营造神迹,凌架于君王之上,其野心昭然若揭,此例不可开,皇上,万不可姑息啊”
“是啊,皇上,蜀王身为普通亲王,他想要干什么,望皇上明察”
“皇上”
萧禹为人虽然古板但却十分正直认死理,在朝中也并未站队,一向有什么说什么,不管是太子一系的官员还是蜀王一系的臣子,谁看不顺眼就怼谁,油盐不进,是个让众人都头痛的角色。
蜀王声望超过太子,这本身就是僭越之举,李世民知道,萧禹的行为未必是太子一系所为。他做为两朝三代的老臣,萧禹是刚直不阿的诤臣,所以李世民上位后,让其挑起御吏台,做了正三品的御吏大夫。
因得萧禹之故,御吏台风正气清,毫无偏私,无论是蜀王还是太子一系的官员,谁出问题就参谁,甚至连李世民犯错也毫不犹豫的上奏,李世民也知道,这次御吏台未必是在针对蜀王,更大可能是为了严肃朝庭纲纪,维护正统。
李世民一愣,看到眼前呼拉拉跪倒一地的御吏台的官员,随后看看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臣,他们都是低着头不发一言。
虽然他们没有说话,但很明显,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能容忍的,朝庭纲常有道,尊卑有序。
李世民当即一怒:“马宣良”
“臣在”
在边上侍侯的马宣良顿时心里暗暗叫苦,上前应诺道。
“萧禹他们说的这些事情,伱听说过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