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有过之。大隋灭亡,做为一个亡国公主,杨妃还要给灭其国的仇人一家做儿媳,生儿育女,可见杨妃处境之艰难。
但这位杨妃娘娘没有气馁,将对娘家的追思都寄托在长子李恪身上,指望着自己儿子能继承李世民的帝位,这样对杨广在天之灵也是一种慰籍,而朝中对前隋留恋的遗臣不少,是以在杨妃的拉拢下,李恪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不小的势力。
杨妃一面替自己儿子拉拢封德彝这样的前隋老臣,另一面又培养岑文本这样的新势力,等着自己儿子长大,又为李恪打造了一条低调发育之路。让李恪静心、不争、无为,进可觊觎帝业,退可安守王位,可以说是极为睿智的夺嫡策略,而后来李治走的就是这条弱者争储之路。
可惜李恪继承了李世民的坚韧不霸的性格,刚毅果决,武略超人,不谙人下,处处争强好胜出风头,欲压太子一头。
这天中午,杨妃娘娘午睡刚起,在丫鬟明月的服侍下,正在梳妆打扮。
明月一边替杨妃整理因午睡稍显凌乱的秀发,一边小意奉承的说道:“娘娘,您最近的气色好多了,皮肤白里透红,娇艳欲滴,看起来好像年轻好几岁啊”
杨妃雍容华贵的面容微微一笑,露出一幅倾国倾城的娇颜,伸出素手轻轻抚了抚脸颊,声音柔和的说道:“就你嘴巴最甜了,本宫都三十多了,就像那入秋的莲,要不了多久,就要调谢了。”
说完杨妃微微一叹,从隋朝灭亡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在乎自己的容貌了。
“哪有?”
明月当然知道自己家主子最在意什么,于是话锋一转,说道:“依奴婢看是因为小王爷最近这段时间顺风顺水,娘娘心情好,所以才会为容光焕发。”
“小王爷这次在满朝大臣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勇挑重担,替朝庭立下了大功,救回了被胡人掳去的三万绥州军民,百姓们都夸王爷浑身是胆、勇斗胡酋、为我大唐争光添彩,实乃不世出的惊世之材。”
“哦,现在连百姓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是怎么说的?”杨妃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儿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好奇的问道。
“我听侍卫们说,最近长安城里的百姓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呢?”
明月一听,兴致来了,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