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拨乱反正,以死谢罪,以李氏大唐天下为重,不然李世民就是李氏的罪人。
而系统的主线任务要李言战胜这样一个人,所以说才会那么艰难。
回到东宫,来到承恩殿的书房中,李言将自己来大唐世界前,通过电脑查到的唐初将领中,剔除那些已经成名的、在朝中掌军权的、身体不好在家养病的名将们。
还有一些虽然会在贞观中后期,高宗,武周时期大放光辉,但现在年龄又太小,甚至还没有出生的。
挑了一二十个和自己年岁相差不大的,将他们的家世背景,籍贯地址等仔细的标注了一下,这些后世查到的资料也不一定准确,所以李言尽可能的写的详细一些,然后吩咐东宫内率的一些护卫们。
动用了五六十号人,三人一组,让他们拿着太子宫的征召名刺,支取了钱财,天南地北的去找人了!
那些少年们,李言是为了从小培养,而苏定方和梁建方,是李言用来训练带领锦衣卫五百细作的,不能只依靠一个常胜,能不能将其彻底收服,李言心里还没有底,所以必须要找两个能随时替代他的。
一但常胜无法收服,或者其身份败露,这个人都废了,死路一条,李世民也容不下他的,是以李言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去赌他会放弃复仇,为自己效力。
还好唐初名臣武将甚多,随手就是一大把,不愁没有人用。
东宫的属官大部份也都空置着,招来的人随便安排一个官职,拿着朝庭的奉禄,就可以为自己的东厂效力了。
实际上这些在职的属官不了多少钱,都有朝廷养着,真正开销大的,是以后那个以五百军卒为种子,铺设到天下的庞大信息网,那才是真正的费大的。
李言吸取了大清世界单打独斗的教训,充份发挥自己大唐储君的影响力,名正言顺的多招一些打手,替自己干活,这样远比自己亲自下好,绞尽脑汁的去和那几个不省油的兄弟们掰腕子要好。
做好了一切,李言松了一口气,眼看着一大帮人才即将汇入自己麾下,李言这才有了一些征战大唐的感觉,伸了伸懒腰,叫上文君,准备晚上好好的吃一顿,放松一下最近紧绷的神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