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见其并不是很乐意,以为他更看重军权,所以放出了左屯卫五千禁卫军来帮其稳定东宫,另一方面也是试探。
但这个长子比自己想像的更加优秀,没有学着走自己的老路,而是用另外一种更加新颖温和的方式来发表着对于国事的看法,而且还不是说随便想想,所说的内容很是成熟,更让自己眼前一亮,用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但是,不得不说,太子虽然年少,但视角和格局很是广大,已经超出了一般臣子那种揽权扩张实力的老套路,用一种新的思想来解释国家大事,一边影响着自己,一边扩大着太子的影响力。
李世民想到前段时候还夸过英武类已的李恪,他当然知道,李恪其实就是在模仿自己,走自己的老路,用以来争宠。可实际上,李世民虽然靠着铁血手段上位,却非常讨厌自己的孩子们有样学样儿,这正是他所忌讳的。
很明显,李言意识到了这一点儿,从来不去主动争权夺利,一心扑在太子宫里,和诸位老臣们学习治国理政,对待军权,更是避而唯恐不及,像这次左屯卫翊府中郎将空缺一事。
就是李世民有意放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去争的。
本来两边都推出了自己人,李世民还比较得意,因为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都不出自己意料之内。
而今天,李世民将这个问题主动抛出,更是想试探一下长子的态度,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有去争的意思,反而主动将这个位置让给了李恪的人。对于履行太子的职责,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却有自己的看法。
本来李言提出要建立一个物殊的部门,发展一批卧底潜入突厥,打探消息,以供朝庭在应对突厥的时候帮助决策,就已经让李世民高看一等了。
李言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知道了权力和责任是一体的,想要扩张权力就要承担责任,在为朝庭做贡献的同时,将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李世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他能坐稳大唐皇帝,决非仅靠着一时冒险赢得的玄武门之变,而是从他起兵以来,征伐各方诸侯,为大唐打下一块又一块地盘的时候,就已经在打基础了。
不能为朝庭解决问题,而获得巨大的权力,不过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