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出产换取中原的物资,自然就没有了客观上入侵中原的必要性。”“而父皇自从武德九年,便桥会盟之后,就禁止了和突厥的互市,并加强了边境走私的查处,不让货物流往草原。可贞观初年,二年,还有今年,每年突厥都会犯边,一次比一次严重。”
“他们攻破边疆重镇,屠戮百姓,抢掠物资,这还不能说明禁断通商往来的弊病吗?”
“可以说,侵略我中原,绝非颉利一个人的野心使然,而更多的是突厥无数民众的硬性需求。”
嘶
李言的一席话,让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以往的思想观念大受冲击,一时之间,脑海里如同翻起了滔天巨浪。以前李世民和朝臣们一直都是单纯的从颉利的野心,草原民族天生的侵略狼性来考虑战争。
由于这个时代崇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客观环境下,导致商人地位低下,被主流社会所鄙视,大家更是从来没有从经济的方面去考虑两方之间的冲突。
谁能像李言一样,从经济方面去解释突厥和中原的关系,李世民下意识的想反驳。但嗫嚅的张了张嘴,愣怔了半响,他不愿意自欺欺人,因为理性告诉他,李言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草原上的人也是人,也有生存需要,他们对中原出产的各种物资,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李世民一想到李言刚刚举的那个例子,若是南方禁止往北方输入钱粮,自己会怎么办?
能怎么办?
肯定是不顾一切的去侵掠,去抢夺,直到将对方灭国,纳入自己控制,能后能稳定供应为止。
想到自己的禁边政策,非但没有帮到大唐,反而促使突厥连年的入侵,李世民突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若是开放边境,则会强大突厥,若是禁止互市,又间接的导致突厥袭边。
一时之间,李世民犯了难。
依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看到李言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李世民心里一动,问道:“乾儿,即然伱能看到这些问题,那你一定有了解决的方法,说来听听看。”
李言暗暗撇了撇嘴,上位者对权力的驾驭,主要是取决于分配权,并不是你凭着自己的权力将所有的资源垄断掉,据为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