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的好,割据一方,问题不大,时机真的合适,就是问鼎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来说,做臣子的是希望靠近皇上,给皇上鞍前马后。
可牵马坠蹬不是目地,那只是为了获得皇上好感和信任的一种路径,最终还是期望外放出去,封疆一方。而已经做到泾州军统帅的杨岌,在‘这么好的时机下’却放弃这一切,主动给皇上做一个跑腿的角色,确实是少见。
而且皇上爵位封普通臣子含金量最高的国公,没有拿什么郡王的名头出来糊弄人,可见是真心实意,而非权谊之策。
众臣这时看着杨岌情不自禁露出欣喜的憨厚样子,也都认为,杨岌确实是没什么野心。再加上杨岌出身泾州地方官职,与朝中文武世家都没有太深的渊源,也不属于任何派系,以前的主帅罗艺已经凉了。
皇上之前任命其为燕国公,燕辽军统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是暂时性的安抚,杨岌长不了。
可现在杨岌不但手仞罗艺,而且还在突厥和皇上对恃的时候,率兵救了皇上一命,现在又主动交出兵权,三样功劳,每一样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压服众人。
和朝中那些老将们一同封为国公,无论其忠诚还是功劳,没有任何人觉得杨岌配不上。
若说这样的人都不是忠臣,那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忠诚了,若说这样大的功劳都不能封国公,那谁也封不了国公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李世民还有另一层意思,在这个风雨飘摇,突厥大军压境,南方不少野心家造李世民反的时候。杨岌的这种行为,更显一个忠诚之士忠于朝庭的可贵,若这样的人都得不到重用,那那些造反的人,就更有理由反对了。
站在中间摇摆不定的人,更会对朝庭失望。
其实杨岌的真实才能,在坐的阴比重臣们心里都有数,只是碍于其功劳太大,暂时安抚,都想着等突厥兵退后,再慢慢收拾。但现在却不能做,总不能人家手仞叛贼,带兵勤王救驾,朝庭非但不奖赏,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将人家剥的干干净净的吧?
别说李世民不会这么做,就算他想这么做,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会阻止,收拾杨岌也是以后天下太平之后的事情了,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干这种失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