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就是皇帝的贴身侍从护卫,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朝庭中枢警卫团。
既然是警卫团,那么人员的挑选自然非常严格,除了政治过硬,个人武艺,军事素养自然也是从天下各地军中挑选的顶尖高手。
不过由于从事的是警卫任务,注定了千牛卫的人数并不会太多,也不固定,而目前大约一卫在两三千人左右。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就相当于警卫一团、二团团长,千牛卫的职责决定了千牛卫大将军必然是皇帝亲信之人,带兵不多,职责重大。
权力不大,地位很高。
但是,在千牛卫大将军前如果加上“检校”两个字,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那就是相当于代理,很多宗室功臣,皇帝为表章其功,都会加上这么一个名头。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相当于享受一种高等级别的待遇,并不实际掌警卫团。
爵位、散官、宅邸什么的,大家都不在乎,可皇上直接实封了杨岌十六卫的大将军,还是非常重要的护卫御驾的千牛卫大将军,要知道这个职位可是贴身护卫皇上晓行夜宿的,非亲信不可为之。
想那罗艺原来麾下统领着五万泾州军,但那是在地方上,到了长安城的地面上,也只能带少量的贴身护卫,到了宫中觐见皇上,更是一个人都带不了。
而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做为高级武将职位,在朝堂中也名列朝班,同样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参与国事。
尉迟敬德的右卫大将军不但统领着数量不菲的番上外府兵,还有近两万五的固定中央内府军镇守京畿,平时就驻扎在城南的大营中,但没有皇帝的旨意却不敢将一兵一卒开至长安城。
原剧中左屯卫兵哗变,安康公主擅自调动城外的十六卫军进城平乱救驾,又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其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在剧中,若不是安康是皇上十分宠爱的公主,又是个女姓。
这事别说放在李恪李泰身上,就是李承乾身上,基本上也是后患无穷的。
不然为什么李承乾自己选择带着东宫六率的人去护驾,而不是以太子之尊去城外搬兵;若真的李承乾去,一定是一个兵都调不动,而且领兵大将们也不敢听命,不然太子和将领们都完蛋了,哪怕是救驾,是出于好意。
所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