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燕辽军之乱
房玄龄却皱着眉头说道:“这段时间罗艺反叛,燕辽军中的高层将领,我都详细的了解过。杨岌是泾州的本地军士出身,武德三年,娶了泾州军的老将之女,而后就在泾州军中步步高升。”
“武德五年,罗艺调任泾州都督,杨岌毫不犹豫的投了过去,没几年就做到了泾州军的副将。前段时间,罗艺反叛,在帅帐中,当着罗艺的面,杨岌斩杀了赵慈皓,后被罗艺任命为燕辽军副帅。”
“这个杨岌在泾州军任职期间,也并不是特别出众,无论文韬还是武略,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吏部的评价杨岌也只是一员庸将,各种表现也平平无奇。”
说到这里,房玄龄有些惊叹道:“或许就因为打仗不行,所以杨岌将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到了钻营上。为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和同僚的关系搞得很是融洽,一心扑在巴结上官上。没想到在这种时候,他竟然能有一番报效朝庭之心,真是不可思议啊?”
“玄龄这话可有失偏颇啊?”
李世明脸上带着明显的不可抑止的喜悦之色:“人在官场,哪能没些应筹之事,官场上有几个不善拉拢关系的。杨岌出身低微,若是不使劲钻营,如何升官,又如何和同僚上官们打成一片啊!”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诚。”
“只要是在大是大非上不糊涂,个人小节上,朕都可以包容。至于杀赵慈皓的事情,杨岌在信里已经解释很清楚了,当时罗艺的刀斧手埋在帐外,杨岌做为下属,能怎么办?”
“在罗艺的逼迫下,他要不杀赵慈皓,罗艺就要连他一起杀了。而罗艺让杨岌手仞赵慈皓,明显也是想以此来断绝杨岌的后路,裹挟杨岌跟随他一起反叛,这反而证明了杨岌本心是不愿反叛朝廷的。”
长孙无忌也是接口道:“不错,在颉利大军压境,长安城四面楚歌,朝不保夕的处境下,杨岌能深明大义,拨乱反正,效忠皇上,这已经就证明了他的忠诚是可靠的。”
“皇上说的对,只要一个臣子在国难当头的大是大非上能拎得清,始终忠于皇上,忠于朝庭,忠于天下黎民百姓。那他就算有一些瑕疵,有一些罪过,也不是不能宽恕的。”
“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