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之灾。”
“他们正等着大唐的士兵和城池消弱颉的势力,当颉利真的不顾一切的和大唐交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当然也会参战,但关键时刻到底是打大唐,还是攻颉利,那就未可知了?”
“投鞭断流的故事难道你没有听说过?”
李言话声一落,杨岌脑海里瞬间翻起了滔天的巨浪,一脸震惊的看李言。
燕辽军每天都派出大量细作在长安城以北,监视两方的战争,所以,杨岌了解的内情远比李言蹲在仓库里知道的更多,具体的细节竟然和李言说的分毫不差。
罗艺前两天还在帅帐里看着军报大骂突利,竟然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拖拖拉拉的,行军如此缓慢,攻城也不甚得力,再这样下去,就要错过消灭李世民的机会了。
突利负责的方向,正是柴绍负责的防线。
大唐里谁不知道,柴绍和李靖李绩那些名将比起来,就是个草包,滥竽充数的角色,完全是靠着娶了李渊的女儿才在唐军中立足的,打起仗来,十仗五输,剩下的五仗也都是不输不赢,这一辈子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
杨岌还在奇怪,怎么突利身为二汗,竟然连个小小的柴绍都拿不下来,今天听李言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根子在这里呢?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看来草原上的事,和大唐也差不多,到哪都是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
李言从另一个视角来刨析这场战争,只三言两语,就说服了杨岌。因为杨岌整天待罗艺的帐中,听着罗艺分析局势。但每次都是罗里吧嗦的废话一大通,把李世民贬成一堆屎,又把燕辽连吹嘘的多么强大。
自嗨一顿,然后什么狗屁结论也得不出来。
总是让下面的人再探,再探
玛的,下面的小卒,只知道谁和谁开战了,打得激烈与否,死伤如何,能探出来一场战争的本质和预测结局吗?
你自己看不清楚,搞不明白,没有大局视野,脑子不够用,把火撒在下面的人身上算是怎么回事儿?
看人家李言随口几句,扑朔迷离的局面顿时如拨云见日,让杨岌这个战场老将看得清清楚楚,心悦诚服。
李言说到这里脸上露出玩味儿的笑容,再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