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试简拔,才做了这泾州军的副将。无奈罗艺打着为隐太子报仇的名义,起兵反抗圣上。”
“杨岌深恨此人悖逆之行,然惧于罗艺的淫威,不得不屈从于他的压迫。”
“前日幸赖郡王点拨教诲,杨岌如受当头棒喝,大梦方醒,才知泥途深陷。杨岌痛定思痛,从此愿洗心革面,还望郡王不嫌杨岌愚陋鄙薄,给杨岌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收留杨岌。”
“从此杨岌愿追随郡王麾下,鞍前马后,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说完,杨岌一个头猛的磕到地下,甚至都发出了‘嘭’的一声焖响,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响头啊!
“将军深明大义、迷途之返,实乃我大唐之幸事啊。”
李言连忙将手伸出木栅栏之外,试图将杨岌扶起,看着杨岌脸上坚毅的神情,也是慨然道:“将军忠义无双,如今重归我大唐,若是父皇知道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杨岌神情一窒,眉头微皱,依然保持着跪立的姿势,然后坚定的说道:“郡王天日之姿,龙凤之表,杨岌愿认郡王为主,此生跟定郡王,做郡王的一个马前卒,刀山火海,蹈死无悔,还望郡王不弃”
说完,不顾李言的搀扶,再次磕了下去,而且这次似乎比上次发出的声音还要大。
李言这才点了点头,实际上,刚刚李言即是试探,又是在确定。
他的话就是在提醒杨岌,皇上和自己是不同的,要弄清楚杨岌的真实心意,究竟是投李世民还是投他李承乾,所以刚刚的话语里,都是代表李世民感到高兴。
而杨岌也很机灵,听出了李言的意思,再次请求,明确表态,老子就是拜在你李承乾门下,认得是你,而不是李世民。他很清楚,自己若是救了李言,是施大恩于李言,李世民虽然感激,但并不直接。
而且李世民现在已贵为天子,再去投他,那等于是锦上添,他麾下有李靖、候君集、尉尽敬德、张公谨、秦叔宝、程咬金、长孙顺德、李绩等大将。
自己现在投过去,算根毛啊?
哪有自己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