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老鼠肉的下马威都放弃了,将此人丢给自己。近半个月,更是连问都不问一句,简直就当没有这个人。
杨岌得知守护李言的老卒向自己禀报,李言即不哭,也不闹,每天都是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吃了睡睡了吃的,更是觉得当初包括罗艺在内的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个郡王,也小看了他。
好奇心之下,杨岌在罗艺出营后,一个人偷偷来到仓库,看到李言正好正以暇的看着书,自己站在边上半天,都没有吸引到他的注意,还是自己主动提醒,他才发现自己的存在。
“呵呵”
杨岌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你倒是聪明,你还不知道吧,你那个随从常胜,现在正在马棚里,每顿都要和马抢食,才能活下来。”
李言一愣,随即露出无奈的神情,这种处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吃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伱在看什么书?”
李言将手中的书卷摆了摆:“春秋,将军也看书吗?”
“当然,身为将领,若是不看书,那怎么带兵打仗。”
杨岌回了一句,然后脸色沉默了下来:“只不过我和你不一样,我出身普通人家,从小家里穷,也没那个条件进私孰念书。”
“后来投身军伍,慢慢做了将领,才开始识字,不过平时看的也都是一些兵书,那些世家大族子弟们学的学问,我是没机会接触的。”
这一点儿李言倒是认同,这年头,知识就是稀缺资源,被垄断在豪门世家,权门贵胄手中,一般老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尤其是记录时代发展的史书,更是被当做机密保存。
一般人就是砸锅卖铁凑些银子,将家里的孩子送到大户人家的私塾里,也只能学些儒家典籍,或者黄老等治世处事之学,像是涉及到治国理政的法家之学,都很难接触到。
史书这种关于历史发展的书籍更是被当成传家宝,只有家里最重视需要培养做家族支柱的嫡系子孙才能渎。
杨岌出身不好,那就难怪了
李言陷入思索之中,杨岌看得有趣,问道:“郡王金枝玉叶,如今命悬一线,就一点儿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吗?”
“怕,当然怕了。”
李言坦然一笑:“所以,我要多看书,找到救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