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保持以前的那种高压态势,这样不利于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会影响到港岛的政治开明和经济的发展。
虽然这只是少数人在议论,也并没有通过任何决议。
但很明显,包括大都督在内,都认为现在的情况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为了应对危局挽救港岛而成立的廉正公署,固然依旧需要存在,继续保持监督的责任。
但重心应该从相对激进的严历打击腐蚀相应的转变为更加缓和,更加适应当前时局的预防腐蚀上。
这就使得廉署内部在执行纪律上也变得宽容了一些,更多的要服从于大都督府的意志,从大局,从全盘考虑。
张志皓知道,这左一个大局,右一个全盘,等落实到具体执行上,就会顾虑重重,这柄从建立以来所向睥睨的反腐蚀利剑,自然也就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锋芒了。
就如今天李言在霍举人这里做客,霍举人不用说一句话,港府高层就自然而然的要考虑霍老的态度,在对李言事情的追究上,也不可避免的会考虑的更加‘全面’一些。
张志皓无声的叹了口气,拿起手机,将这个消息向曾向荣副专员做了汇报,虽然张志皓也渴望立功,但他早已不是初生牛犊,知道自己立功是给谁看的。
就算明面上立上十次功,也抵不上为上级大佬做一件私事!
自从早上和副专员曾向荣谈完话后,张志皓就知道,李言的案子,上面的大佬们都在盯着,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所以也转变了心态,只想在此案上捞上一把。
即然这样,那自己就要扮演好自己角色,虽然盯着李言的是自己,但张志皓心里清楚,自己只是一个耳目,替大佬们了解一线情况,要做到随时汇报,听令行事,而不能擅做主张。
这种危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自己陷进去,所以要比平时更加谨慎保守。
第二天上午,李言并没有想众人所想的那样,被上面带走了,或者称病缺岗,而是大大方方的坐着警署一号车,堂而遑之的来警署上班。
昨天记者们堵了半天,才发现车上竟然坐的根本就不是李言,而是两个署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搞得众人极为扫兴。都觉得被李言耍了很没面子,一气之下,把李言心虚,李代桃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