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错,刚刚沈大哥那一杆打得确实不错,能打九十五分以上呢”
李言也感觉到了沈澄的变化,那件案子之后,沈澄仿佛变了一个人,以前约他出来,不是喝茶就是吃饭,最破例的要算出海钓鱼了,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的活动。
但自从绑匪案过后,沈澄一改之前的守势,变得锐气十足,积极进取,主动邀约自己参与酒会,打高尔夫,甚至还约过自己几次去参与赛马,并亲自办了一张会籍。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不过,李言觉得,不管是沈澄真的喜欢还是刻意去迎合,这都是好事情。毕竟,警务处的副处长,还要竟选处长的人,在港岛上层,决对算个大人物,却一直游离于这个圈子之外,排斥港岛上层主流文化,这可是对他相当不利的。
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排斥一种环境,就不可能被享受这种环境的群体所接受。
不抽烟的人无法被烟鬼们真正接受,不喝酒的人无法被酒鬼们真正认同,不去马栏的人,怎么可能和达叔混成一片。
所谓圈子,喜恶什么的,都是表相,实质根本,都是圈子里的人维护利益的方式。
只要有群体,肯定会结成各种小圈子
体制内的人只会跟体制内的人交朋友;
警务系统和税务系统的要分开;
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的隐隐分成两派;
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城市长大的小孩总玩不到一块儿;
家里好几套房子的人排斥租房子的人;
学历低的人总觉得学历高的人看不起自己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真正的势利眼并不是太多,大多都是一些出身寒微通过各种际遇跃升阶层的人。
出生就有钱的人,谁没事儿会天天靠踩别人来衬托自己的优越感。
在人家的眼里,对低层人,根本就是无视,不会刻意去踩的。
大多数人维系的圈子文化,还是为了维护利益,他们只会接纳愿意尊守圈子规矩的人,这样更有利于先得利益者。
所以,沈澄要是一直保留着明显的作风差异,很难真正融入港岛上层圈子。
但沈澄要是真的接纳适应了这种文化氛围,那他就会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