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遭遇让南洋群岛各国都清醒地意识到,大明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一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各国的王宫和议事厅内,气氛十分的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一方面开始积极准备反击。
苏门答腊国的国王紧急召集军队,命令士兵们日夜操练,加固城墙,储备粮草和武器。
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着简陋的兵器和防御工事。
士兵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在国王的命令下,还是硬着头皮进行着战斗准备。
爪哇国则组织了敢死队,准备在战争爆发时进行突袭。
敢死队员们都是些年轻力壮、充满热血的青年,
他们虽然知道这场战争的胜算渺茫,但为了国家的尊严,还是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
他们在训练场上挥舞着武器,喊着口号,试图用这种方式来鼓舞自己的士气。
另一方面,各国也在拼命寻找和解的办法。
一些国家的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希望能够想出一个既能保住国家尊严,又能避免战争的方案。
然而,大臣们也是一筹莫展,他们知道,面对强大的大明,任何抵抗都可能是徒劳的。
甚至有些小国,派出使者前往大明本土,希望能够让大明朝廷出面调解。
在这种焦虑和恐惧中,南洋群岛各国开始度过艰难的日子。
……
在南洋群岛各国还在惶恐不安地寻求和解之法时。
大明的三路大军全面对南洋群岛各国展开了凌厉攻击。
朱棣手中的令旗一挥,身后的舰队朝着目标岛屿破浪前行。
舰队中的火炮手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炮,将炮弹装填进炮膛。
当舰队接近岛屿的防御工事时,朱棣一声令下:“开火!”
刹那间,数十门火炮齐声怒吼,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海面上回荡。
岛上的防御工事在炮火的轰击下瞬间土崩瓦解。
守卫们被吓得四处逃窜。
朱棣见状,再次下令:“登陆!”
……
徐辉祖带领的军队从另一个方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