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告别了曾经的帐篷,住进了用砖石和木材搭建的房屋。
一位妇女走进新屋子,摸着光滑的墙壁,惊喜地对丈夫说:“这屋子可比咱的帐篷暖和多啦,还不怕风吹雨打。”
丈夫笑着说:“是啊,这都是大明给咱的好日子,咱可得好好珍惜。”
为了让这些部落更好地融入大明,朝廷在安置点设立了学校。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进学堂,开始学习大明文化。
部落里的成年人也有机会参加文化活动,如听书、看戏等。
大明在安置点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设立了地方官员进行管理。
官员们公正执法,处理部落内部的纠纷和矛盾。
一天,两个部落的牧民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闹到了官员那里。
官员坐在公堂之上,严肃地说:“你们都是大明的子民,应该和睦相处。有什么问题,好好说,我来给你们评评理。”
其中一个牧民气呼呼地说:“大人,他抢了我的工具。”
另一个牧民急忙辩解:“我没有抢,我只是借用一下,还没来得及还。”
官员了解情况后,耐心地调解道:“借用东西要提前打招呼,用完了要及时归还。”
“以后大家都注意点,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