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当初,朱允熥让赵谦制造金陵城兵力空虚假象的时候,赵谦还有些不明白。当时,朱允熥坐在那华丽的龙椅上,眼神平静而深邃,他缓缓下达命令时,赵谦的脸上满是疑惑,他皱着眉头,眼睛里带着不解,问道:“陛下,为何要故意制造这样的假象呢?这金陵城的兵力一旦空虚,万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真的发动叛乱,岂不是会给金陵城带来危险?金陵城可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犹如大树之根,若是根基动摇,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里透着一种高深莫测的意味,就像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他耐心地解释道:“朕就是要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这些人一直对朕的皇位虎视眈眈,尤其是那些一心想要迎回朱允炆之人。朕不仅仅是用朱允炆钓鱼,更是在用朕自己钓鱼。只有让他们觉得朕露出了破绽,他们才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这就像猎人设下的陷阱,看似危险,实则暗藏玄机。朕要让他们以为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实则是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赵谦听了,瞪大了眼睛,就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心中虽然惊叹于陛下的大胆计划,但还是有些担忧,他劝阻道:“陛下,这实在是太冒险了。这就像是在悬崖边跳舞,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万一有个闪失,金陵城陷入战乱,百姓受苦,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啊。陛下您是大明的天子,身系天下安危,不可如此冒险啊。” 然而,陛下态度很强硬,很坚决。朱允熥目光坚定地看着赵谦,那目光犹如实质般的利剑,仿佛能穿透赵谦的灵魂。他说道:“朕意已决,你无需再多言。朕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朕不会拿大明的江山和百姓的安危开玩笑。朕已经对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做了预估,并且安排好了应对之策。你只需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即可。”
朱允熥听了赵谦现在的夸赞,笑着说:“这些人就是如此。他们一心想要恢复旧制,拥护朱允炆复位,只要看到一点机会,就会像饿狼扑食一般冲上来。他们以为朕年轻好欺,却不知朕早已洞悉他们的心思。他们就像一群盲目自大的蝼蚁,以为能撼动大树,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朕的眼皮底下。” 朱允熥的笑容里带着一丝嘲讽,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散发着一种掌控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