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知晓,乃是燕人卢生,为父皇求长生仙药,从海外仙山带回的一卷仙书上所载。”
扶苏顿了顿, 眉宇间带着几分好奇, 饶有兴致地反问道。
“怎么,先生莫非认为,这谶语中的‘胡’,指的是十八弟不成?”
话音未落,扶苏便朗声笑了起来,笑声爽朗而温润,带着几分玩笑意味,显然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扶苏摆了摆手, 语气笃定, 解释道。
“父皇早已明断,这谶语中的‘胡’,乃是指北方的匈奴蛮夷。”
“故而父皇才会派遣大将蒙恬,统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以绝我大秦边患。”
“又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胡人南下侵扰,此乃父皇深谋远虑之举,岂是区区谶语所能左右?”
扶苏语气中带着对秦始皇的敬佩和信任, 继续说道。
“父皇雄才伟略, 岂会因一句谶语,便妄自揣测, 迁怒于我手足兄弟?”
“先生多虑了。”
扶苏似乎觉得这个事颇有趣味, 嘴角噙着笑意, 又举了两个例子。
“若是当真要以谶语论事,“阿房、阿房,亡始皇”,父皇的阿房宫还依然在建,父皇也没有亡啊,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该如何解释?”
“我扶苏身上, 可也流淌着一半楚人的血脉, 难道说, 这大秦若真有亡国之日, 我岂不是也有一半的责任?”
说完,扶苏再次开怀大笑, 笑声温和而爽朗。
苏齐心说你又怎会知道, 你眼中的好弟弟, 将来会成为大秦帝国的掘墓人, 会将你们兄弟姐妹, 屠戮殆尽, 会将这万里江山, 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心中默默叹息, 一句“你负一半的责任,真的不亏”, 在喉咙间哽咽, 终究没有说出口。
扶苏正了正脸色,启唇问道:“先生,您所授之法,真的能救淳于博士和众多方士?这是否真能奏效啊?”
苏齐收敛了平日里的散漫,神色肃穆,郑重其事:“公子,此法若是不成,我苏齐这条命,也就交代在这儿了,你也知道,我可是惜命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