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府内,气氛微妙而紧张。
儒、法、道、阴阳,各家翘楚齐聚一堂,皆怀揣着影响这位未来储君的雄心壮志。
墨家则略显格格不入,他们是被张苍硬拉来的,毕竟,作为显学之一,墨家在这场思想盛宴中不可或缺。
各家心思各异,却都明白一个道理:谁能赢得扶苏的青睐,谁的学说便有可能成为大秦未来的主流思想。
这诱惑,令人沉醉。
毕竟,李斯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在秦始皇创业之初便紧紧跟随,如今不仅位极人臣,更让法家思想风靡全国。
如今,扶苏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成了他们眼中的第二个“秦始皇”。
若能得到扶苏的认可,自己的学说便有望成为未来的治国方略,自己也将有机会封侯拜相,实现毕生抱负。
想到此处,众人看向扶苏的目光愈发炽热,仿佛要将他融化在这热切的期盼之中。
淳于越心中警铃大作,他原本以为扶苏亲善儒家,是儒学发扬光大的希望。
可如今,其他学派的涌入,无疑是在从儒家手中抢夺这块肥肉。
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做些什么。
淳于越刚想开口,表明儒家才是最适合辅佐扶苏的学派。
却被其他人抢了先。
“且慢!”
淳于越猛地站起身,宽大的袖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弧线,
他那张原本就严肃的脸,此刻更是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我儒家,讲究仁爱,以德服人!”
淳于越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那双原本就精光四射的眼睛,此刻更是如同两把利剑,直指人心,
“扶苏公子宅心仁厚,与我儒家理念不谋而合,乃是天作之合!”
淳于越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四周,
“诸位,你们可别忘了,公子扶苏可是自幼便接受儒家教诲,与我儒家渊源颇深!”
淳于越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子,一下下地割在众人心上,
他那张原本就沟壑纵横的脸,此刻更是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