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

    殿内,檀香袅袅,气氛却不似方才朝堂上那般剑拔弩张。

    扶苏眼眸中闪烁着感激,朝着苏齐深深一揖:“今日多亏先生仗义执言,提出文华府一事,才避免了一场文化浩劫。”

    扶苏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若非先生,按照父皇性格,焚书一事,恐难避免。”

    扶苏抬起头,眼中满是诚挚:“也是昨日先生对我劝谏,让我‘孝’,今日组建这文化府一事才会落到我的头上。”

    苏齐听闻,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公子过誉,苏齐愧不敢当。”

    扶苏看着苏齐那副“我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模样,不禁莞尔:“先生不必谦虚,您对诸子百家典籍熟悉,见解独到,此事交给先生,也是实至名归。”

    扶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那既然你在朝会上建议此事,想必腹中应有了完整方案吧?”

    “没有啊。”苏齐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扶苏:“……”

    苏齐:“……”

    两人大眼瞪小眼,空气突然安静。

    扶苏嘴角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动着,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他怎么也想不到,苏齐竟然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扶苏扶额,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不是,你在朝会上说得头头是道,让左丞相李斯都哑口无言,什么以史为鉴,什么堵不如疏,统一文脉……”

    扶苏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翻腾的内心:“你现在告诉我,你没有方案?”

    “公子,这并非关键所在,”苏齐摆了摆手。

    扶苏一愣,剑眉微蹙,显然没料到苏齐会这般回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接话。

    “您试想一下,倘若仅凭我等这些儒生博士的口舌之争,便能让陛下感到威胁,那还需要焚书这般大费周章吗?”

    扶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似乎在努力消化苏齐话中的深意。

    “陛下并非厌恶儒学,”苏齐缓缓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扶苏的心弦上,“否则,我等这些博士又怎会每日站在此处,参与朝政议事呢?”

    苏齐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扶苏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