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同志,你笑什么?
难道我分析的不对吗?”
廖永明赶紧带着徐锦心走远点儿,走出刚刚那片摊子的范围,这才说出原因。
“徐锦心同志,很多事情可能并不像咱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你有所不知,那两个摆摊卖鞋的同志,很可能是一家子。”
“一家子?”
“是不是一家子我不确定,但应该差不多。
因为我记得,那女同志过来租摊位,还是那个男同志推荐过来的呢。”
廖永明这么一说,徐锦心彻底迷糊了。
她完全不理解那个男同志为何会这样做。
难道那个男同志人品那么好?
宁可自己不赚钱也要帮别人?
“他人品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这个男同志很有做生意的头脑。
你想想,如果你正好想买某样东西,或者你可能犹豫要不要买某样东西。
结果你正好看到,一家卖的东西价格正常或者稍微贵一点点。
而他不远处的另一家,明明跟他卖的东西一样好。
但这家的东西却比那家便宜,这会不会让你更容易立即掏钱去另一家买?”
“这……”
“其实,这两家摆摊的是一家。
他们不过就是看透了顾客的心理,所以故意营造出来一定的对比,好促进顾客更容易掏钱而已。
毕竟有了对比,才更容易做出选择。”
徐锦心又溜回到刚刚那两个摊位的地方,结果她还真发现了,这两个摊位的摊主虽然没有交流,可眼神中还真没有任何一点敌对的情绪。
尤其是她发现了,每当顾客看完男摊主摊子上的鞋撂下后,反过来去女摊主那掏钱买了。
那个男摊主反而会露出笑容。
这下,徐锦心是真又开了眼了。
对于廖永明这个营销大师的水平,她也更加佩服了。
她的老师从来没讲过类似这样的案例,她更是还没在书上看过这样的理论。
可没想到,廖永明同志竟然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厉害!
廖永明同志实在是太